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奮斗百年,沐浴紅光
發(fā)布日期:2021-08-04 瀏覽次數(shù):2370
---安徽偉誠建設集團2021年北京游
七月,黨旗飄飄,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
七月,軍歌嘹亮,孕育了一支隊伍;
七月,唱響了一首歌曲,承載著一段輝煌的歷史,鑄就了一座豐碑。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偉業(yè)譜千秋,百年正風華。值此建黨100周年和“建軍節(jié)”特殊節(jié)日中,安徽偉誠工會于7月29日-8月1日組織公司員工北京四日游活動,沐浴紅光,同時讓員工放松心情,拓寬視野,更好的促進自身工作,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增加員工情感、增強團隊凝聚力。
北京,我國的首都,國家的政治和經(jīng)濟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小到一磚一瓦,大到整個建筑物都有它獨特的歷史典故和價值,這也是吸引全國各地人們的魅力所在。
在導游的行程安排中,我們首先來到了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廣場,參觀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再次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更應彌足珍惜。隨后隨著幾萬人的大部隊,我們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堂,深切緬懷毛主席,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遺容,感受他老人家的豐功偉績。新中國的成立是主席帶領著廣大的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的人民奮起反抗,追求社會主義的偉大真理結果,為此,我們更應繼承先輩們的遺志,奮進學習并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隨之我們游覽了壯觀的故宮,它是帝王權利的象征,看那威嚴、雕龍畫風而又富麗堂皇的建筑及珍貴的文物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不禁驚嘆古人精湛的工藝,超人的技術及專注的精神。
瀏覽的頤和園,它是中國皇家最出眾的園林,踏身此處,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轉個圈,仿佛就再沒有煩惱了。
7月31日凌晨4點,我們隨著浩浩蕩蕩的人群,再次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激昂的國歌奏響,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所有人都凝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那刻的激動,那刻的莊重,那刻的自豪,全部融入了熱淚盈眶的雙眼中....
長城,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古代中華兒女智慧與血淚的結晶。站在長城上,極目遠眺,遠處的山峰一座連著一座,腳下的萬里長城猶如一條巨龍,飛舞在崇山峻嶺之上。有句耳熟能詳?shù)囊痪湓挘翰坏介L城非好漢,可見長城之美,之壯觀。公司團隊人員陸續(xù)踏上這條巨龍,領略每處的獨特美景和壯觀,并在長城的云端合影留念。
眼前的鳥巢,一個用樹枝般的鋼結構把可以容納10萬人的體育場編織成一個溫馨的鳥巢,仿佛把全世界的人民及熱愛體育崇尚體育精神的人民匯集在一個“家”中,和平、和諧、和睦,符合了奧林匹克的精神,也從中寄托這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最后一天瀏覽的天壇公園,是古代皇帝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地方。是中國的一項曠古絕今的巨作。尤其是“祈年殿”,它體現(xiàn)了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的輝煌華麗、富貴、莊重的氛圍。夭花額枋上遍布了龍鳳和璽彩畫,飛金走彩, 莊重典雅。祈年殿是古人按照通天的思八卦、五行學說,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從建筑形式、布局結構、還是色彩等各個方面都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象征意義。圓形木結構的大殿象征天圓,三層重檐覆深藍色琉璃瓦,象征著藍天,層層向上的攢尖頂,象征藍天重重。整個大殿沒用一磚一瓦,木與木之間卯榫交叉,斗拱支架,堪稱中國木結構建筑的杰作。封建帝王祭天祈谷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然而雄偉綺麗的祈年殿去依舊巍然聳立,其建筑藝術上是奇妙構思,把祈年殿推向世界建筑藝術的高峰。
親眼所見的建筑,加上導游的解說,我們深深被它的宏偉氣勢所折服,不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欽佩有余,還被古代人民的超凡的建筑學所折服。特別是我們聽到解說說這個祈年殿沒用一根釘子,全都是靠木頭契合時,只能用震撼來形容當時的心情。在建筑業(yè)如此發(fā)達的現(xiàn)在,這種建筑建造起來也是很有難度的?,F(xiàn)在木頭已經(jīng)逐漸退出建筑舞臺,但是在古代,以木頭為主要建筑材料的當時,勞動人民不僅用這簡單的材料建立起了這么宏偉的建筑,而且還把皇室的奢華體現(xiàn)的如此精妙。
1998年12月2日,世界遺產(chǎn)委員第22屆會議將北京的皇家祭壇-天壇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白天游覽各個特殊意義的景點后,晚上我們又一起放松心情,美美的吃上北京的各種特色小吃,聚餐中,大家愉悅、歡快的心情一波接著一波.....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奮斗百年,沐浴紅光。公司此次組織的北京之旅意義重大,不僅讓我們切身感到豐富的北京歷史文化,也讓我們親眼看到現(xiàn)代科技的超凡。每處的景觀,不僅精美絕倫,光彩奪目,而且我們還領略了在建筑藝術上的奇妙構思,瞻仰了我們自己的建筑藝術頂峰,為之驕傲和自豪。這一切,都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我們?yōu)榇烁蚺Φ墓ぷ骱驼湎КF(xiàn)在幸福的生活,為國家建設和國家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圖/文 :陳美紅